人民政协报:国企改革是个细致活,需要蹄疾步稳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时间:2016-03-29

多位央企负责人表示,国有企业要把市场化的内核装进去,形成“新国企”。在改革中完善和加强规章制度,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监管不力等问题。此外,大家一致强调,国企改革是个细致活,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畏缩不前,应该稳步向前推进,一方面应注重国企改革的首创精神,努力实现提质增效,为改革提供红利;另一方面也应发挥央企责任,维护好员工权益。

“改革、调整、创新、落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大篇幅一次次强调着“国企改革”的关键词。

而在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杂志社主办,国资委信息中心协办的“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系列网络访谈中,多位央企负责人也难得坦露自己对于国企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在本报记者与多位央企负责人就国企改革问题进行交流时,多位央企负责人表示,国有企业要把市场化的内核装进去,形成“新国企”。在改革中完善和加强规章制度,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监管不力等问题。此外,大家一致强调,国企改革是个细致活,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畏缩不前,应该稳步向前推进,一方面应注重国企改革的首创精神,努力实现提质增效,为改革提供红利;另一方面也应发挥央企责任,维护好员工权益。

国企改革重在提质增效为改革提供动力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八项重点任务,而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部署中,就提出“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才让表示,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要适应新常态,要在新常态过程当中,重新定位,找到发展崛起的新路子。在2016年就是需要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据记者了解,中国钢研为实现提质增效,进行了转变观念、超前谋划、防范风险、开源节流等部署;同时在商业模式、业务领域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切换,通过技术改造、装备提升、效率加快、成本降低、环境保护,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路。

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过程,兼并重组,特别是清理“僵尸企业”,牵涉到大量产权交易;而国企产权体制改革要为供给侧改革和整个“十三五”规划提供动力,提供改革红利。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程并强在网络访谈中提到,提质增效就是国有企业在国家转型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最终目的,同时也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据程并强介绍,五冶集团在提质增效方面已落实了方向,一是从技术上下功夫,使得产品工程承包质量最优,从勘察设计、项目论证到工程承包最优,并做到产品的经济指标最好、质量最好、速度最快;其次,在提升设计服务的同时,通过加强管理来提质增效。

国企改革应发挥首创精神关注机制问题

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中又以国有企业为重点。一方面,产能过剩行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动能也需要国有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国企改革的步伐快慢直接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认为,在改革中国企应发挥首创精神,在与市场融合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而宋志平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机制问题。

“第一,所有者到位;第二,发挥企业家精神;第三,建立让企业利益、员工利益和管理层利益呈正相关的关系。”宋志平认为,如果企业利益和管理层以及广大员工没有关系,企业机制就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改革归根到底是要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增加国有企业控制力,扩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作为六大改革试点央企之一,正在做管理创新上的努力。中国节能在高管人员上已实现董事会管理,并已在2015年初内部竞聘了两位副总经理;此外在主业的确定上,比过去有了更多的权限;在激励机制的管理等方面,也都做出了诸多尝试。

“最重要的是董事会改革给集团上下带来的变化,在我们集团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最高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就是董事会。董事会的决策过程非常重要、很复杂,不是简单就能通过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的理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王小康对记者说。

去产能要依法依规并需“以人为本”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目前钢铁产能的利用率在70%左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国强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理念变革。从武钢来讲,马国强特别提出要“创新”。他说,除了满足既有的消费,我们还应该创造钢材的需求,如大力推广装配型钢结构的住宅。

“我们现在修路、修桥、盖楼还需要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如果我们钢铁企业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让我们将来的桥、楼都用上钢结构,这对钢铁行业、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这是我们要创造的需求。”

武钢在过去的十年间,已经淘汰了400—500万吨的落后产能。据透露,武钢接下来还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进行产能安排。但马国强也强调,除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产能还应依法依规。对于现有产能中,相当数量的环保不达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必须按照环保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坚决退出。

而对于钢铁企业的生存需求,才让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生存只有一条路,就是转变模式、转型升级,要向节能降耗、环保方向走,要在我国的稀缺品种、尚不能生产的品种和高端制品上下功夫。此外,还应创新激励体系提升成果转化率,在供给上下功夫。

据才让介绍,中国钢研在激励创新的体制上做出了创新变革。其一是设立了5000万的创新创业基金,完全以基金的模式代替过去的科研经费,专门扶持创新创业的热点;其二是有组织地成立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提出的意见、建议与企业的创新结合起来,与投资公司、孵化基金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体系。“目前,根据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国钢研设计了一个相当于项目分红权的结构,50%的创新收益是团队和个人享受的。从基金的设立、组织架构的形式,到后面孵化、转化的配套,再加上项目分红权,建立起一套创新激励体系。”才让说。

可以说,国企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始终伴随着思想的争论与实际利益的博弈。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也会伴随着阵痛产生。比如,伴随着去产能,人员的分流一定会提上议事日程。

对此,马国强强调,要发挥央企的责任意识,不能因去产能让一个有工作意愿的武钢人失业。他说,武钢作为国有企业,有责任、有义务把所有的员工妥善安排好。

  本文章摘自《人民政协报》。

联系方式
传真:010-61958888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纪检举报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京ICP备050189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