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页岩气产量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拉低了美国天然气价格。2013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2764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约40%。美国页岩气繁荣的同期,煤化工产业也在中国崛起。有咨询机构认为,在未来5-10年的石化行业发展中,美国的页岩气化工和中国的煤化工将成为两支最重要的力量。尤其是聚烯烃等领域,页岩气和煤化工的竞争将在未来逐一显现。
首先,将改变甲醇供应格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国。面对不断增长的甲醇需求,中国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本土甲醇新建项目。据统计,截至2014年8月,中国拟在建规模10万吨/年甲醇项目69个。新增甲醇产能主要作为煤制烯烃一体化项目中间产品,不进入市场。
在丰富廉价页岩气资源的驱动下,美国甲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中国企业也试图利用美国优势资源,直接投资生产甲醇。中国企业在美拟建甲醇产能共达1340万吨/年。随着美国甲醇产能的释放,今后,从美国进口的甲醇量将会逐渐增加,长期来看,有可能成为主要来源之一,对国际甲醇贸易格局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天然气制甲醇将融合中国MTO(甲醇制烯烃)产业链。中国已投入运行4个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总计烯烃产能172万吨/年,甲醇需求量488万吨/年。2014年还将投料试车2套外购甲醇制烯烃装置,新增甲醇消费189万吨/年。此外,在自有煤制甲醇产能的基础上,外购一部分甲醇作为原料,是中国内陆发展甲醇制烯烃项目的新趋势。
相比中国煤制甲醇项目,美国单位产能投资更低。2013年美国天然气平均价格仅为0.9元人民币/立方米,甲醇生产成本约为210美元/吨。这些企业如果能够长期稳定获得美国廉价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就地转化为方便运输的甲醇运至中国华东港口地区,有利于中国沿海地区外购甲醇制烯烃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沿海进口甲醇制烯烃将与内陆煤制烯烃竞争。进口美国甲醇与中国沿海MTO产业链整合,在提升中国沿海地区外购甲醇制烯烃竞争力的同时,有可能与中国煤制烯烃形成竞争。根据某咨询机构数据模型测算,与煤炭产地建设的煤制烯烃项目相比,外购甲醇制烯烃装置省去了煤气化和甲醇合成工段,相应地投资要小很多。在财务、折旧费用和能量费用下降的同时,原料费大幅上升,这意味着原料甲醇的价格对项目成本占据主要地位。在当前11500元/吨的PE/PP平均价格下,当原料甲醇价格达到3300-3500元/吨,外购甲醇MTO项目将无利可图。
同时,采购国产或进口甲醇制烯烃装置都面临物流和仓储的挑战。对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是较大的考验。
第四,副产丙烷发展PDH(丙烷脱氢)影响国内甲醇制丙烯。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丙烷脱氢(PDH)已经成为丙烯原料多元化的主流技术。以进口丙烷为原料,打造丙烯及下游产业链,已经成为沿海化工企业的合理选择。中国规划中的PDH项目十多个,将从美国进口丙烷生产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