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工业逐步发展为以氯定碱

来源: 中国化工集团
时间:2011-12-16
  中国化工信息网:烧碱产量增速超出规划目标11个百分点,聚氯乙烯(PVC)产量增速超出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474万吨/年隔膜法烧碱产能仅淘汰了30万吨/年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氯碱行业交出的答卷。

  在开工率连年不高的背景下,氯碱行业演绎了“一边扩能难遏制,一边退出步履维艰”的一幕。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军在第13届中国氯碱论坛上坦言:“氯碱行业"十二五"时期结构调整压力越来越大。”

  一边扩能不止 一边退出不力

  我国《氯碱行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烧碱年产量控制在2800万吨,年均增速7%;PVC年产量1500万吨,年均增速8%。但数据显示,1~9月,烧碱产量达到1861万吨,预计全年产量可达到2480万吨,同比增长近18%,超过规划增长指标11个百分点;PVC产量达到954万吨,预计全年PVC产量可达到1270万吨,比2010年增长近13%,超过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

  截至6月底,PVC总产能达到2161.5万吨/年。PVC扩产大多基于中西部丰富的电石资源,乙烯法PVC产能相对稳定,新增产能在技术上并没有很大提升。目前,中西部PVC产能为916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42%,比去年上升了两个百分点。烧碱方面,受上半年产品赢利能力不断增加驱动,今年3月以来烧碱装置投产进程明显加快。截至10月底,我国新增烧碱产能35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3370万吨/年。

  一边是扩能不止,另一边是落后产能退出步履维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中规定,2015年底要淘汰所有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然而2010年隔膜法烧碱产能474万吨,今年上半年仅退出了30万吨,占6%,还有444万吨产能必须在2015年底前淘汰,可见后4年的压力之大。

  缺乏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历史上形成的条块分割、地区保护,使我国中小氯碱企业偏多。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产烧碱生产企业176家,单个企业平均年产能仅17.6万吨。为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规定,要限制新建烧碱生产装置、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和起始规模小于30万吨/年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的建设。

  李军说:“可惜政策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开工新建项目不断,新增产能中还有10万吨/年以下的小规模装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他表示:“氯碱行业的发展不缺乏政策导向,缺的是政策执行中的监督。如果单个项目分析,似乎每个都很合理,但不能忽略的是,整个行业本身已经处于一种不理性状态,当前贯彻执行政策的自觉性严重缺失。”

  原本以氯定碱 现在以碱补氯

  液氯和烧碱是联产产品。今年以来,受下游需求稳定、局部地区限电、日本特大地震、出口量价齐升等因素影响,我国烧碱市场价格创新高。

  与此同时,PVC下游需求并无亮点出现。而烧碱装置的开工率随烧碱价格上升而不断提高,导致需求疲软的液氯市场供应充裕,市场价格大幅下跌。

  李军说:“今年烧碱价格攀升至历史高位,以碱补氯的赢利模式凸显,氯碱行业传统的氯碱平衡问题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氯碱行业面临的结构调整任务更加严峻。”

  据了解,氯与碱的平衡是氯碱工业发展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碱定氯,通常把氯气当做生产烧碱的副产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氯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氯碱工业逐步发展为以氯定碱,烧碱逐渐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副产品。

联系方式
传真:010-61958888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纪检举报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京ICP备050189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11